鼻炎顽疾何须用药 省二医微创技高一筹
“通了,通了,我的鼻子终于通了……”,贵阳刘娟(化名)同学在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诊疗中心接受了鼻内窥镜微创技术,解决了长达三年的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鼻息肉、并且止住了长流10年的鼻涕后,高兴的说。令她父母更高兴的是,学校里的同学不再叫她“流(刘)鼻涕”了,而且自从鼻子通了以后,女儿的注意力集中了,智力提高了,学习成绩直线上升了。
据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王超群介绍,目前鼻科微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日臻完美,它将手术创口减至最小。害怕手术,不应再成为逃避治疗、延误病情的借口!

多数鼻病必须手术才能治根
贵阳的朱先生被确诊为过敏鼻和鼻息肉后,试了很多疗法,吃药、打针、各种小偏方,可病情始终无好转。无奈之下,他慕名赶到省二医耳鼻喉科,接受微创手术后终于摆脱困扰,他说“本以为吃药就行了,没想到还非得手术才能治好。”
王主任指出,抱着以保守治疗代替手术的侥幸心理是不明智的。除早期轻度鼻炎用药可获较大改善外,大多数鼻病都存在器质性病变,保守治疗不会有效。如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因窦口堵塞或鼻粘膜上存在赘生物,多伴有骨质增生;鼻中隔偏曲则是软骨存在弯曲和畸形。它们必须手术打通、切除或矫正,去除病灶、恢复功能才治根。
“闻刀”却步不少患者延误病情
吴女士患慢性鼻窦炎十几年,医生曾多次建议手术治疗,但想到要在脸上动刀子,她说什么也不肯,此后症状一年比一年严重。前不久病情复发,吴女士到医院检查。专家告知因拖延太久,除全组鼻窦炎外,她还并发鼻甲肥大和鼻息肉。

王主任说,传统鼻科手术中,手术刀多从面部切口,创面大、痛苦多,易致后遗症,因此难免有患者对手术产生恐惧和逃避心理。但如今鼻科微创手术早已成熟,很多患者的认识仍停留在过去,“闻刀”却步,将手术一拖再拖,病情加重,为治疗增加难度,也费时费钱。
微创新技术 小鼻孔内解决大问题
“现在的鼻科手术早已不再与大切口、大创疤联系在一起。”王主任说,鼻内镜代替医生的眼睛,伸入鼻腔、鼻窦腔,将病灶放大数百倍清晰显示于电脑屏幕上,大大提高了手术精准度,也决定了鼻科手术不再需要损伤面部。再利用角度精细的手术工具直接对病灶进行处理,如美国40℃光离子阻断鼻腔副交感神经或消融肥大鼻甲、美敦力综合动力切除息肉组织等等,因刀头直径通常精 确到毫米,创口小到如同一个小孔。
这些微创技术不仅将创伤减至最小,还可最 大限度保留鼻腔和鼻窦解剖结构和功能。该院每年为至少数千位鼻病患者完成微创手术,术后随访显示,临床治疗率高达95%以上,几乎无一例并发症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