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和儿童哮喘有关吗?
-
发布时间:2018-05-26 26831人浏览
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不仅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1]。引起哮喘发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感染是引起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既往研究已证实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引起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而细菌感染和哮喘的关系还未明确。济南哮喘病医院专家给大家讲下:
1、呼吸道细菌感染与哮喘
呼吸道感染常常引起儿童哮喘发作,其中病毒、支原体感染已明确是引起哮喘发作的原因,而下呼吸道持续或者反复的细菌感染可能也是引起气道慢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导致患者反复喘息的原因。有研究报道,发生严重喘息的婴幼儿,其气道病理学特征表明呼吸道细菌定植和反复喘息有关。一些控制不佳的哮喘患者也与气道细菌感染有关。
细菌感染引起哮喘发病的机制目前还不明确,主要认为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细菌内毒素导致气道高反应。细菌内毒素能通过受感染的支气管粘膜上皮增加气道的高反应性,而且这种气道高反应性能被抗生素所缓解。
2.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能通过辅助T淋巴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引起气道高反应,从而诱发哮喘;
3.细菌经神经调节机制引起哮喘。从鼻至支气管即上下呼吸道黏膜下层均有感觉神经受体和迷走神经受体,当气道黏膜受损害后 ( 感染性炎性损害),黏膜上皮脱落,感觉神经受体暴露,易受到刺激引起反射性支气管痉挛和咳嗽。大量动物和人体试验表明,当鼻和鼻咽部的感觉受体受各种刺激物质如一氧化硫、吸烟等刺激时,即引起反射性气管痉挛。
2、围生期细菌感染与哮喘
卫生假说认为儿童过敏性疾病增加与生命早期微生物感染暴露减少相关。西方现代化的生活减少了围生期微生物的暴露,而致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增加[6]。农村和发展中国家哮喘发病率远低于城市和西方发达国家,其机制可能是围生期暴露于细菌和内毒素引起胎儿和新生儿机体免疫的变化。产后内毒素和其他细菌产物暴露,可预防儿童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农村和发展中国家儿童哮喘发病率低,可能是由于细菌和内毒素(LPS)早期暴露的结果。
3、肠道细菌定植与哮喘的关系
乳酸杆菌是过敏性疾病或肠胃炎的有效益生菌。据推测,这种益生菌有促进免疫调节特性且能提高黏膜耐受性。P.Rigaux等[9]发现植物乳酸杆菌NCIMB可以刺激小鼠树突状细胞释放IL-10、IL-12p40、IL-12p70和TNF- a,从而认为植物乳酸杆菌通过TLR2、TLR9、MyD88机制对Th-1细胞有免疫调节作用,进而对哮喘有预防作用。Jinho Yu等[10]的实验也发现乳酸杆菌治疗可以减轻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有报道,从小在农场生活的孩子,哮喘的发病率明显低,而在农场的牛舍中鉴定出大量的细菌种类中,不动杆菌lwoffii F78 和乳酸杆菌G121是主要成分。小鼠研究中发现不动杆菌lwoffii F78 和乳酸杆菌G121能减少过敏反应,可以激活体外的哺乳细胞,以及诱导Th1的极化。 该结论支持卫生假说,即富含微生物的环境,比如农场环境,可以防止过敏的进展。
温馨提示:细菌与哮喘的关系随着细菌的种类、感染的时间不同而不同。细菌在呼吸道的定植或感染在喘息性疾病的发生及转归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而围生期的细菌感染及内毒素暴露、肠道正常菌群对哮喘的形成具有保护作用。但具体作用及机制仍然存在争议。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研究。
- 相关文章
慢性支气管炎的三大症状、五种常用药物,附:日常注意事项与调理
2018-06-22纯干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入治疗常用的吸入药物大盘点
2018-06-22- 2018-06-22
- 2018-06-22
- 2018-06-22
重症哮喘研讨会林江涛教授发表《慢性咳嗽诊治关键问题讨论》演讲
2018-06-13- 2018-06-13
- 2018-06-13
- 2018-06-13
- 2018-06-13
- 2018-06-13
- 2018-06-13
- 2018-06-13
- 2018-06-13
- 2018-06-13
重症哮喘专题学术研讨会姚欣教授发表《重症哮喘气道重塑机制及评估》主旨演讲
2018-06-12- 2018-06-12
- 2018-06-12
- 2018-06-12
- 2018-06-12
推荐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