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首页

    医院概况

    专家团队

    特色诊疗

    经典案例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疾病中心 就诊环境 先进设备 资质荣誉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疾病中心> 慢阻肺的预防保健>正文

    【一级推荐】想要读懂肺功能报告看这里!

      发布时间:2018-05-04    26831人浏览
    在线咨询马上预约

      济南哮喘病医院专家介绍:相信第一次看到大家都会觉得茫然无措,希望通过本期的分享能给各位临床工作的伙伴带来一些帮助,教你抽丝剥茧,迅速了解病人情况,再也不用看着肺功能单子上密密麻麻的字母和数字发呆了。下面济南哮喘病医院专家为您做详细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NO.1通气功能

        1、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FVC用力肺活量+VCmax最大肺活量)

      是由于肺体积受限所引起的肺容量减少,常见原因有肺脏变小、胸廓活动受限、呼吸机无力等,FVC及VCmax的严重程度分级均分别如下(以下均为实际值/预计值,及FVC实际值/FVC预计值为多少数值):

      (1)轻度:60%—80%;

      (2)中度:40%—60%;

      (3)重度:<40%。

      当FVC及VCmax同时存在问题时即可诊断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42.jpg

      2、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或FEV1/FVC)是由于气道阻塞引起的第一秒呼出气量减少,主要见于气管支气管疾病、肺气肿、肺大泡、纤毛运动功能障碍等。

      当FEV1或FVE1/FVC任意一项出现问题时即可诊断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需注意,判断程度分级时应该用FEV1实预比,分别如下:

      >70%(轻度)——70%~60%(中度)——60%~50%(中-重度)——50%~35%(重度)——<35%(极重度)

      3、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当阻塞和混合同时存在是即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当两者严重程度相同时可轻易判断,如均为中度,则为中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但是,(划重点!)当两者严重程度不同时,如阻塞为重,限制为中,则判断为以阻塞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NO.2换气功能

      1、弥散功能(DLCO或TLCO肺一氧化碳弥散量)

      指某种气体通过肺泡膜从肺泡向毛细血管扩散到达血液内,并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凡是能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都能影响弥散功能。常见的有呼吸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气体的溶解度、弥散的距离、弥散的面积以及血红蛋白异常等。

      DLCO的严重程度分级如下:

      (1)轻度:60%—80%;

      (2)中度:40%—60%;

      (3)重度:<40%。

      2、肺气肿程度(RV-He实际值正常值:男1.38±0.63 女1.30±0.47)

      若病例中RV-He实际值为2.07>女性正常值,可判断患者存在肺气肿,严重程度根据RV/TLC-He实际值具体分级如下:轻度为26%~45%,中度为46%~55%,重度为≥56%。上图RV/TLC-He实际值=50.03,可判断患者存在中度肺气肿。

      NO.3大气道功能

      大气道是指吸气末管径≥2 mm 的支气管,评价指标为PEF(呼气峰流速)和V75(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其严重程度分级均为下:

      (1)轻度:70%—55%;

      (2)中度:40%—55%;

      (3)重度:<40%。

      NO.4小气道功能

      小气道是指吸气末管径≤2 mm 的支气管,因其数量多,总横截面积大,对气流的阻力仅占总阻力的20%以下,早起病变时可无症状和体征,通气功能改变不显著,但 FEF50、FEF25、PEF75/25可显著下降,每个指标严重程度分级与大气道一致,本病例中FEF25、FEF50、PEF75/25均小于40%,可判断患者存在重度小气道受限。

    38.jpg

      NO.5两个常用试验

      1、激发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当 FEV1 较基础值下降 ≥ 20% 时,可判断为激发试验阳性;若吸入最大浓度后,仍为达上述标准,则为激发试验阴性。

      阳性意义表明患者气道呈高反应性,有助于对哮喘的诊疗。

      2、舒张试验

      用药后 FEV1 变化率较用药前增加 12% 或以上,且 FEV1 绝对值增加 > 200 mL 则为阳性。

      阳性意义提示患者的气道呈高反应性,同时也提示气流受限是因气道平滑肌痉挛所致,经用舒张药物治疗可以缓解,且对所用药物敏感。

      温馨提示:本期的肺功能报告解读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济南哮喘病医院,我们将尽己所能给出答复。最后济南哮喘病医院祝您早日康复!


        相关文章

        慢性支气管炎的三大症状、五种常用药物,附:日常注意事项与调理

        2018-06-22

        纯干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入治疗常用的吸入药物大盘点

        2018-06-22

        哪些人容易得慢性支气管炎?如何早点发现慢性支气管炎?

        2018-06-22

        肺气肿是一种绝症吗?肺气肿能否被治愈呢

        2018-06-22

        咳嗽是慢性支气管炎前兆?这三个症状同样不能忽视

        2018-06-22

        重症哮喘研讨会林江涛教授发表《慢性咳嗽诊治关键问题讨论》演讲

        2018-06-13

        如何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最好?

        2018-06-13

        哮喘患者的心里调护方法有哪些?

        2018-06-13

        哮喘护理措施有哪些?

        2018-06-13

        小儿哮喘不能吃什么食物,家长必须遵守!

        2018-06-13

        小儿哮喘如何护理预防?

        2018-06-13

        过敏性哮喘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18-06-13

        日常主要的对于哮喘疾病的护理

        2018-06-13

        小儿哮喘发作时的护理,大家要牢记,非常实用!

        2018-06-13

        儿童哮喘的家庭护理,家长要牢记!

        2018-06-13

        重症哮喘专题学术研讨会姚欣教授发表《重症哮喘气道重塑机制及评估》主旨演讲

        2018-06-12

        肺心病吃什么好,食疗可以帮你

        2018-06-12

        肺心病的病因及饮食禁忌要牢记!

        2018-06-12

        肺纤维化的病理、检查以及生活注意事项

        2018-06-12

        容易气促气喘小心是慢阻肺,慢阻肺如何治疗?

        2018-06-12

        快速就诊

        联系电话
        0531-66621115(总机)
        出诊时间
        早上8:00—晚上17:00
        医院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英雄山路412号
        在线咨询免费挂号

          推荐专家

          济南哮喘病医院
          擅长:史逸鸽,副主任医师,现任济南哮喘病医院门诊主任,从医经验30余年,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哮喘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史主任擅长对哮喘、急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详细
        在线咨询免费预约
          济南哮喘病医院
          擅长:董茂利,副主任医师,现任济南哮喘病医院主任,从医经验30余年,长期从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秉承“以人为本,用心服务,全程关怀”的人文服务精神,“努力实践、积极进取”的专业哮喘品质,“服务山东”的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详细
        在线咨询免费预约

            经典案例

            更多
            一位来自淄博的49岁哮喘病人康复之路
            来自山东淄博的鹿先生... 详细
          • 得了气管炎让我对妻子百般愧疚
          • 支气管炎康复患者张大爷向济南哮喘病医院送锦旗表示感谢

              疾病导航

            • 儿童哮喘怎么治疗好
            • 支气管哮喘规范诊疗
            • 支气管炎防治措施
            • 慢阻肺的预防保健
                万名医生
                来自国内上千家品牌医院
                审核严格
                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审核
                诚信经营
                我们承诺100%为医生本人
                以患为尊
                确保患者享受优质医疗
                新型就医
                绿色就医方便、快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10-2016 cnka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