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首页

    医院概况

    专家团队

    特色诊疗

    经典案例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疾病中心 就诊环境 先进设备 资质荣誉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疾病中心> 慢阻肺的预防保健>正文

    肺心病的中医病因机制有些复杂,治疗要对症用药!

      发布时间:2018-04-17    26831人浏览
    在线咨询马上预约

      肺心病严重危害着患者朋友的健康和生活,有时甚至危及生命,此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呼吸疾病,我国中医对此早有研究,中医治疗肺心病讲究对症下药。接下来就让济南哮喘病医院的专家为我们介绍一下肺心病的病因机制以及证治分类。

      【病因病机】

      喘证病因分为外感与内伤,病性有虚实两端。“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多为实喘之因;劳欲、久病则为虚喘之由,二者可相互 转化:实喘久病迁延不愈,可耗伤肺肾之气,致肺肾气虚或阴虚,肺不主气或肾不纳气, 成为虚喘;肺肾亏虚又易招致外邪侵袭,表邪束肺,肺实而喘,从而出现虚实夹杂之证。 正如《内经》所说:“虚而受邪,其病则实。”本病之病位主要在肺、肾,并与肝、脾、 心关系密切,病机关键实喘为邪气壅肺,肺失宣肃;虚喘为精气虚衰,肺肾出纳失常。总病机 因气机升降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喘证。

      1.外邪侵袭风热或者风寒侵袭于肺,肺气雍实不利而发喘.

      2.痰浊雍肺 饮食不节制而伤损胃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上雍于肺,而发生喘促.

      3.情志所伤 情志不遂,恼怒伤肝,气机不利上逆犯肺而形成本证.

      4肺肾虚弱 肺虚气失所主,肾虚气失摄纳,均可能导致本症状.

    019.jpg

      【证治分类】

      1.外邪犯肺 临床表现:短气喘促、气逆咳嗽的症状突然加重,痰量于短期内明显增多,以及四肢困倦、神疲懒言、口中乏味、食欲减退的全身症状突然出现。

      治法:宣肺散寒

      发病初期,如属风寒引动痰饮,除上述症状外,可有周身酸楚、无汗畏寒的现象。若喘促为主者,宜用小青龙汤;咳逆明显者,首选参苏饮。如属外感风照,狄戡刀7月以热。以喘为主者,宜用麻杏石甘汤合二陈汤;咳嗽症状明显者,首选银翘散合千金苇茎汤。

      2.痰浊阻肺 临床表现:喘咳痰多,色白,胸中窒闷,恶心,纳呆。舌苔白厚腻, 脉滑。

      治法:化痰泄浊

      对痰的辨证,一般是以痰量多色白易咯者为湿痰,色白清稀者为寒痰,色黄而稠者为热痰。其实有不少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色白易咯或色白清稀,其原因不属寒湿,乃是外邪壅闭,火气内发,痰因火动,热象尚未外露的一种现象。

      这种痰的辨证特点:①多在肺心病的急性期,外有风寒初袭,内因火气盛急的情况下出现;②痰于短期内明显增多,频频随咳而出;③咳、喘促的症状突然加剧;④周身情况明显变坏,如乏力、神疲、烦躁、纳差;⑤脉象滑数;⑥小便色黄。这种寒象热因、量多色白清稀的痰,治疗时必须采用辛凉疏肺、泻火化痰的方法。如证属内外合邪,宜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如属郁热内发、痰因火动者,宜用清金汤。服至痰量明显减少,周身情况基本恢复,再根据具体情况改用健脾益肺或固肾纳气的治疗方法。

    021.jpg

      3.水饮凌心

      临床表现:心悸不宁、咳逆喘息不得卧、小便不利、下肢浮肿。

      治法:宣肺降逆、化痰利水

      如证属外感风邪、内停水湿,方用导水茯苓汤;证属外感风热、水湿不降,方用越婢加术汤合越婢加半夏汤、葶苈大枣泻肺汤;若决渎失司,水肿较甚,阻碍阳气运行时,必须急用利水行气的方法先治其标,方用五苓散合五皮饮,使水消阳复,肺气宣降。这正如《医碥》所载"阴水虽宜补阳,然小火不能胜大水,必先泻去其水,乃用暖药以补元气。"

      4.气虚血瘀

      临床表现:喘促少气,咳声低弱,不能平卧,唇甲紫绀,舌质瘀暗。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

      "少阴气绝则脉不通,不通则血不流",从而造成因虚致实的瘀血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使用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显然是不正确的。若血瘀兼阳虚者,宜用六味回阳饮合黄芪桃红汤;血瘀兼气阴不足者,宜用生脉散合桃红四物汤。

      另外,有的肺心病患者,即使外邪已除,心阳得复,而面色晦暗、唇舌紫绀的瘀血现象常有减轻,但不易完全消失。这种情况,多因病程日久,肾元耗损,血气失荣,肾之真脏色外露,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是"亏乏其本"的,应长期服用金匮肾气丸或济生肾气丸,可获得固本益元、调养气血、消除紫绀的良好效果。

      温馨提示:肺心病是一种全身性器官都涉及的疾病,为了不引起其它器官的疾病,引发多种疾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即使不是急性发作期也要和医生及时沟通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若是对您身边的人有帮助,请转发出去。


        相关文章

        慢性支气管炎的三大症状、五种常用药物,附:日常注意事项与调理

        2018-06-22

        纯干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入治疗常用的吸入药物大盘点

        2018-06-22

        哪些人容易得慢性支气管炎?如何早点发现慢性支气管炎?

        2018-06-22

        肺气肿是一种绝症吗?肺气肿能否被治愈呢

        2018-06-22

        咳嗽是慢性支气管炎前兆?这三个症状同样不能忽视

        2018-06-22

        重症哮喘研讨会林江涛教授发表《慢性咳嗽诊治关键问题讨论》演讲

        2018-06-13

        如何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最好?

        2018-06-13

        哮喘患者的心里调护方法有哪些?

        2018-06-13

        哮喘护理措施有哪些?

        2018-06-13

        小儿哮喘不能吃什么食物,家长必须遵守!

        2018-06-13

        小儿哮喘如何护理预防?

        2018-06-13

        过敏性哮喘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18-06-13

        日常主要的对于哮喘疾病的护理

        2018-06-13

        小儿哮喘发作时的护理,大家要牢记,非常实用!

        2018-06-13

        儿童哮喘的家庭护理,家长要牢记!

        2018-06-13

        重症哮喘专题学术研讨会姚欣教授发表《重症哮喘气道重塑机制及评估》主旨演讲

        2018-06-12

        肺心病吃什么好,食疗可以帮你

        2018-06-12

        肺心病的病因及饮食禁忌要牢记!

        2018-06-12

        肺纤维化的病理、检查以及生活注意事项

        2018-06-12

        容易气促气喘小心是慢阻肺,慢阻肺如何治疗?

        2018-06-12

        快速就诊

        联系电话
        0531-66621115(总机)
        出诊时间
        早上8:00—晚上17:00
        医院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英雄山路412号
        在线咨询免费挂号

          推荐专家

          济南哮喘病医院
          擅长:史逸鸽,副主任医师,现任济南哮喘病医院门诊主任,从医经验30余年,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哮喘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史主任擅长对哮喘、急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详细
        在线咨询免费预约
          济南哮喘病医院
          擅长:董茂利,副主任医师,现任济南哮喘病医院主任,从医经验30余年,长期从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秉承“以人为本,用心服务,全程关怀”的人文服务精神,“努力实践、积极进取”的专业哮喘品质,“服务山东”的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详细
        在线咨询免费预约

            经典案例

            更多
            一位来自淄博的49岁哮喘病人康复之路
            来自山东淄博的鹿先生... 详细
          • 得了气管炎让我对妻子百般愧疚
          • 支气管炎康复患者张大爷向济南哮喘病医院送锦旗表示感谢

              疾病导航

            • 儿童哮喘怎么治疗好
            • 支气管哮喘规范诊疗
            • 支气管炎防治措施
            • 慢阻肺的预防保健
                万名医生
                来自国内上千家品牌医院
                审核严格
                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审核
                诚信经营
                我们承诺100%为医生本人
                以患为尊
                确保患者享受优质医疗
                新型就医
                绿色就医方便、快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10-2016 cnka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