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次试管婴儿周期,是我做过最酷的事!
一位叫Angela的母亲终于通过试管技术顺利诞生了一位小女婴,为了纪念得来不易的幸福,她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摆在自己用过的注射器和药瓶组成的爱心之中,拍摄了这张照片。很多无法自然受孕的女子都要借助试管技术,而这一过程也非常辛苦,Angela说她为了当妈妈,每天都要注射几次药物,母爱的力量!
而下面这位历经4次反复试管周期的高龄妈妈,求孕之路的艰辛可谓更甚之,她以亲身的经历,诠释了不放弃的人,永远不会无路可走。
高龄备孕、艰难起步
2013年38岁的黄女士和现任丈夫喜结良缘,十几年前的一次流产,一直是她心中深深的遗憾。虽然已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但黄女士还是非常渴望能够自己生育一个宝宝。婚后一年,仍未见一丝怀孕的迹象,黄女士开始着急,到医院检查身体,被诊断出“输卵管堵塞”,一下子让黄女士打消了自然怀孕的侥幸心理。
自己年龄已不小,丈夫也都51岁了,如果再不抓紧时间,怕是难怀上。夫妻俩在14年年末到我院苏亮主任诊室求孕。
极度少精子症,卵巢功能减退、子宫多发肌瘤,求孕之路才刚开始,不孕难题就一一显露了。似乎有意给他们暗示,这一求子之路将不平静。
2015年1月份,第一个周期在移植当天就宣告中止,因为移植前检查发现宫腔积液,不得不取消胚胎植入。经过几个月的休整调理后,进入第一周期冷胚复苏移植,但是最终都都着床失败了。
反复失败、迂回曲折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移植的妊娠率都在下降。对于太渴望生宝宝的黄女士来说,一次失败不足以阻止她继续前行的脚步。
2015-2016年期间,黄女士又陆续进入了第二、三周期,第二周期还曾因丈夫取不到精子而取消促排,虽然后来经睾丸活检取到了精子,但仍未培育到可移植的胚胎。年龄增长、心情焦虑,都有可能影响精卵质量,从而导致胚胎培育的失败。
第三周期迎来第一次胚胎着床成功,因为前两次的反复失败,让黄女士的心情非常紧张,对这个来之不易的胚胎总是患得患失,在移植37天后B超检查却未见胎心,胚胎停止发育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丈夫被诊断为睾丸功能衰竭、无精子症。这样的双重打击,对黄女士来说无疑是被判了生育的“死刑”。
所有的希望一下子都灰飞烟灭,3次重复周期,无法配成胚胎、着床失败、胚胎流产都让她经历了一遍又一遍。一次次坚持、一次次失落告终,难道我真的和自己的孩子无缘了吗?
绝处逢生、守得云开见月明
被判了睾丸衰竭的丈夫,已经没有优质精子可取。这一路走来,黄女士的坚持、对宝宝的热切渴望,让苏亮主任也为之触动又心痛。
只要还能取到优质卵子,求孕就还能再拼一把!苏主任建议他们申请捐精。苏亮主任的声音沉稳有力,神态稳重淡定,常常给人带来一种沉静踏实、有力量的感觉。
湛江久和医院临床主任苏亮
正是如此,虽然反反复复的就诊让黄女士焦虑不安、情绪低落,但苏主任的气场好似一股无形的力量默默支撑着她——“跟着主任走,不要慌!”
今年4月份,移植27天后,黄女士终于等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妊娠结局——“宫内妊娠、单活胎、可见心管搏动”,拿着这份B超单,黄女士终于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每个走过试管之路的宝妈都是上辈子折翼的天使。经历了3次移植失败、2次无胚胎发育、1次流产,这段路程黄女士走得无比艰辛,但终究也等到了她的幸福。
虽然治疗过程很艰辛,但是也要提醒各位姐妹,心情紧张对胚胎发育和着床都不利。保持愉悦和坚定的心态,宝宝才更愿意来到你们的身边。祝愿黄女士的宝宝能够顺利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