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胚胎学家日】请为我们的胚胎守护者点赞!
今天是世界胚胎学家日!
1978年7月25日,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诞生,为了肯定胚胎学家对辅助生殖医学的重要贡献,每年的7月25日被确定为"世界胚胎学家日"。由其可见,胚胎学家在试管婴儿培育以及辅助生殖技术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胚胎学家的努力下,首例试管宝宝出生
胚胎实验室是试管婴儿诞生的摇篮,常被喻为生殖中心的"心脏",那么,你眼中的胚胎守护者又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患者眼里:他们的工作是通过神奇的"魔法"对卵子进行体外受精。
家人眼中:他们的工作是创造出胚胎,使患者可以成功诞下宝宝。
在西方国家,胚胎学家则有一个更亲切的称呼--试管宝宝人生的第一个保姆。
从捡卵到胚胎移植/冷冻,在实验室里要经过一套完整的流程。捡卵时,直视显微镜的强光,速度与精确并存,减少卵子在培养箱外暴露的时间;接精处理时,他们仔细核实患者身份信息,双人核对严谨把控;授精时,为了把握精卵结合的最佳时刻,计算授精时间,调整精子密度。
ICSI时,他们耐心寻觅一条活力强、形态佳的精子注射到卵子内,直接帮助精卵结合,完成授精过程。评分时,看到形态佳的胚胎,他们由衷高兴,观察到胚胎长势欠佳,就像自家孩子不好好吃饭长个子一样,怒其不争。
"每一天,它们都在给我们惊喜,我们看着它们成长,就像看着我们自己的孩子。"每个胚胎都是胚胎师的孩子,怕他摔,双手托起;怕他饿,培养液准备充足;怕他不适应体外环境,操作轻巧细致、精准快速,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各类指标实时监控。
当大家在门诊分享患者"开奖好孕"的幸福时,他们却习惯了幕后没有阳光、没有窗户、口罩帽子防护森严的一天又一天,但他们会这样说:
最欣慰的是翻看记录处理过的患者受精情况良好;最自豪的是患者顺利移植、成功妊娠。
最幸福的是听到家庭报喜说生了健康的宝宝。
最受益的是有倾囊相授的老师,最幸运的是有同甘共苦的同事。
我们不救死扶伤,但我们创造新的希望。职业的自豪感充盈着每个胚胎师的内心,我们重视成功率像孔雀珍惜自己的羽毛,惟愿每个求孕朋友都能成功,充满希望的来,带着孩子回家。
7月25日是属于他们的节日,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向这群辅助生殖的"幕后英雄们"致敬!感恩有你,生命因你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