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抗癫痫药对人体肝脏有损害吗?
案例:患者,女性,1987年生,2017年两次突发意识丧失,跌倒,全身抽搐,不省人事,2018年3月第三次发作,确诊癫痫,给予拉莫三嗪25mg,每天一次,一周后复查, C─反应蛋白 hsCRP 超敏C反应蛋白 22.8 mg/L;肝功能8项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81 IU/L;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99 IU/L,停用拉莫三嗪 ,换为左乙拉西坦 .同时降酶治疗,达两周,同时寻找转氨酶升高原因,目前该患者还处于跟踪治疗阶段。
从以上病例我们看不到患者既往是否就有肝功能异常现象,如果排除了既往因素,那是什么导致了患者转氨酶的升高?抗癫痫药对人体肝脏有损害吗?
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肝脏也制造消化系统中之胆汁。有时候肝脏很容易受伤害。很多药物都是经肝脏代谢解毒的,会增加肝脏负担,抗癫痫药物也是如此。
药物口服后首先经肝肠循环系统进入肝脏,在肝脏内进行解毒、转化后,再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大多数抗癫痫药物都在肝脏发生生物转化,因而肝脏容易受到损害。
抗癫痫药物对肝功能损害大吗
对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服用抗癫痫药物一般不会造成肝脏损害,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微肝功能损害,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对此,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但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如果肝功能正常,一般不影响治疗。
如果在肝脏已有病变的情况下或肝功能已受损的情况下,长期服抗癫痫药物可能会损害肝功能,应加用肝泰乐、肌苷片等护肝药物,防止出现药物性肝脏损害。
抗癫痫药物多数存在对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的不良副作用。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但是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并不仅仅可能跟药物相关,还跟其他的危险因素:
1)患者因素如:遗传因素(药物代谢、药物遗传蛋白和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等得基因多态性)和非遗传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妊娠、基础疾病;
2)就是前面说的药物因素,药物的化学性质,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中药材种植和炮制等过程中的污染等都会对肝脏产生有影响,另外第3个就是环境因素,如饮酒过量或者吸烟。
如何预防抗癫痫药物引起肝损害
预防抗癫痫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
①在服用抗癫痫药物时,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与胆红素等指标,以便早期发现,如有不明原因的意识障碍,需要查血氨;
②对以往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病人,用药时应特别注意;
③对肝、肾病患者,新生儿及老年人,药物的使用与剂量应慎重考虑;
④对有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人,应避免给予相同或化学结构类似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