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怎么形成的?
-
发布时间:2021-03-30 26831人浏览
小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维持人的身体平衡和协调随意运动,小脑病变从而引发肌肉的张力低下,导致肢体打软,且对运动的距离,运动的速度及运动所需的力量估计不足,还会出现不规则的肢体震颤。
小脑萎缩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脑组织体积缩小的一种精神衰退性疾病,多由遗传,脑外伤,脑梗塞,脑炎,脑缺血,缺氧,脑动脉硬化,煤气中毒,酒精中毒等引起脑实质破坏和神经细胞的萎缩,变形,消失,其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而造成的。
目前,虽尚不能完全揭示该病的病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全世界学者仍在不断探索该病病因,积极寻找治疗方法。
我国中医理论认为:此病病位在脑但定位在肾,治疗的关键在于补肾,益气,活血,健脑,豁痰,开窍。
多年的临床证明:该疗法可有效延长脑的常压耐缺氧时间,改善脑膜微循环,促使毛细血管新生及神经纤维生长和细胞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脑部缺氧缺血症状。
脑萎缩的治疗要遵循以下原则: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容易取得较好的疗效;促进正常发育,抑制和改善异常运动和姿势;
家庭训练和医生指导相结合;针对病因,辨证辨并标本同治,调节五脏六腑,营养脑细胞,促进脑组织发育;
综合治疗: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多样化的综合治疗,除针对运动障碍进行治疗外,对合并的语言障碍,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癫痫也要进行治疗。
出现脑萎缩以后,一定要注意检查病情的严重程度,大多数小脑萎缩容易引起平衡失调,需要及时的采取改善脑代谢药物来治疗。
- 相关文章
- 2021-08-30
- 2021-08-30
- 2021-08-28
- 2021-08-27
- 2021-08-27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19
- 2021-08-18
- 2021-08-17
- 2021-08-16
- 2021-08-16
- 2021-08-14
- 2021-08-14
- 2021-08-12
- 2021-08-11
- 2021-08-11
- 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