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都会有轻度的脑萎缩吗?
-
发布时间:2021-01-27 26831人浏览
老人并不一定都会出现轻度脑萎缩,但是脑萎缩会随着年龄增长,患者发生的几率会逐渐增加。很多老年人也存在生理性脑萎缩,患者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不需要特殊治疗。
如果脑萎缩导致患者的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时就要及早进行干预,激活脑代谢功能、抑制疾病进展,同时要去除引起患者脑萎缩的病因。
很多老年人患脑萎缩是因为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等原因导致的。
脑萎缩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脑萎缩。生理性脑萎缩多数见于患者年龄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表现为出现脑沟回增宽,脑白质变性以及出现明显的脑组织重量减轻体积变小。
同时患者表现为出现一定程度的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甚至出现迷路或难以完成简单的日常生活等临床表现。
如果是病理性脑萎缩则多见于缺血缺氧性脑病,长时间脑供血不足,一氧化碳中毒或其他病因导致出现的脑白质变性。
由于血管性疾病是脑萎缩的元凶,因此一定要积极防治那些影响血管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轻则调整生活方式,改善营养结构,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重则药物加以控制,当然用药应当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针对老年人,在心理和情感上应该尽可能放松,在空闲时间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素质,而且有助于培养情感,要加强人际交往,进行相关的社交活动,从而可以延缓脑组织萎缩的程度。
- 相关文章
- 2021-08-30
- 2021-08-30
- 2021-08-28
- 2021-08-27
- 2021-08-27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19
- 2021-08-18
- 2021-08-17
- 2021-08-16
- 2021-08-16
- 2021-08-14
- 2021-08-14
- 2021-08-12
- 2021-08-11
- 2021-08-11
- 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