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是怎么引起的?
-
发布时间:2020-12-23 26831人浏览
脑萎缩是一种多见于老年的常见疾病,患者表现较多,比如走路不稳、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果是生理性脑萎缩则不需要治疗,如果是由于各种疾病导致的病理性脑萎缩则需要及时就医,那么脑萎缩是怎么引起的呢?
对于脑萎缩这种疾病来说,往往可以有多种疾病或者多种因素所导致,首先就是遗传,有很多患者可能是由于父辈或者说是家族的其他亲属患有脑萎缩这种疾病,就遗传到他这一辈,通过遗传来表现发病。
还有一些生理性的,比如年龄相关性脑萎缩即老年性脑萎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阿尔兹海默症。有些是病理性的,比如神经退行性疾病、脑卒中等等。另外常见于脑外伤、脑炎、脑膜炎、脑血管畸形、脑部的肿瘤,还有癫痫长期发作、烟酒过度、营养不良、还有甲状腺功能的病变、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等等。
其中脑外伤是有可能损伤到大脑的皮质或者直接损伤到大脑组织而是大脑组织的血管或者其他的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的供应,造成了脑组织的坏死、死亡,也就发生了脑萎缩。
脑萎缩的主要致病因素,其实就是脑血管长期的慢性的缺血,导致的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引起微血管的有效血溶灌注不足,脑组织处于慢性缺缺血缺氧的状态,使脑细胞的形态以及功能受到影响即形成脑萎缩。
以上就是引起脑萎缩的一些原因,希望能对您了解此病有所帮助。
- 相关文章
- 2021-08-30
- 2021-08-30
- 2021-08-28
- 2021-08-27
- 2021-08-27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19
- 2021-08-18
- 2021-08-17
- 2021-08-16
- 2021-08-16
- 2021-08-14
- 2021-08-14
- 2021-08-12
- 2021-08-11
- 2021-08-11
- 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