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者的日常护理怎么做?
-
发布时间:2020-11-29 26831人浏览
脑瘫是指在婴儿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早期,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的障碍,如肌肉僵硬、活动不协调、走路易跌倒等,并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感知觉异常及精神行为异常等,对于婴儿期的脑瘫主要表现为过度温顺或激惹,有喂养困难、吮吸吞咽不协调、活动减少等表现。因此,脑瘫患者的日常护理就尤为重要,那么脑瘫患者的日常护理怎么做呢?
脑瘫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治疗,主要包括卫生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治疗护理。
治疗护理主要需要通过加强患者的康复锻炼,帮助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语言方面的治疗,另外还有吞咽功能的训练。而卫生护理主要是针对症状较重的患者,由于基本的自理能力受到影响,需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加强护理。
因为脑瘫主要会影响患者的行动和姿势,因此当患者出现行走不稳时,容易造成跌倒造成骨折和皮肤损伤等。所以应当在患者经常出入的地方,贴一些防撞条,尽量不放锐利的物品。其次,伴有癫痫的患儿因为疾病原因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自卑心理,容易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脑瘫患儿,正确引导患儿认识本病,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非常重要。
以上就是关于脑瘫患者的日常护理,希望能对您了解此病有所帮助。
- 相关文章
- 2021-08-30
- 2021-08-30
- 2021-08-28
- 2021-08-27
- 2021-08-27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19
- 2021-08-18
- 2021-08-17
- 2021-08-16
- 2021-08-16
- 2021-08-14
- 2021-08-14
- 2021-08-12
- 2021-08-11
- 2021-08-11
- 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