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面瘫分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一般都是由于受凉或者感冒之后,出现的周围性面神经炎,表现为一侧的面部功能完全缺失、额纹消失、眼裂扩大,不会反复发作,经过治疗,好转之后一般不会再发作。
另一部分是血管问题引起的面瘫,常见于中枢性面瘫,一般的表现是眼裂以下的面部功能缺失。反复发作有可能是供血的血管缺血,会出现面瘫的反复发作,临床上一般可以诊断为短暂性脑缺发作。
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1/3会发展为脑梗死,患者的面瘫会持续存在。另一部分患者经过系统治疗会好转,不会再发作,但有1/3的患者即使经过治疗,面瘫仍然会反复发作。
面瘫病人在治疗期间不注意休息或免疫力下降,在病症有所好转之后,也会出现症情反复情况发生,痊愈之后,大多数患者还是不会再发,但是如果不注意预防,少数人是有可能第二次甚至3~5次发病的,因为其患侧面神经已经受过损伤,相对来说免疫功能低下时对寒凉、病毒的抵御能力较差,所以比较容易复发。
面瘫在气温多变或流行性感冒流行时最容易发病,病人常因面部过冷,受到刺激引起局部营养神经血管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而致病。
因过度劳累、病毒感冒等因素使面神经肿胀、受压、损害,也可以引起面瘫。 早春天气极不稳定,是面瘫的多发季节。
面瘫复发后要及时的治疗,是可以恢复正常的,但是在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脸部受凉风,注意保暖,出去的时候要戴帽子或者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