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包括哪几种?
-
发布时间:2020-05-19 26831人浏览
脑血管病,泛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狭窄、闭塞、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瘘等,其共同特点是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或出血性意外,导致患者的残废或死亡。
脑血管病的常见疾病、病理变化和特点
1、动脉粥样硬化:循环血中长期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过低所致。
2、脂肪透明样变性与纤维蛋白坏死:为高血压引起,见于直径小于200μm的穿动脉壁上,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和丘脑。
3、纤维肌肉发育不良:特点是脑动脉的中层发生节段性纤维组织增生和退变,引起动脉的环形狭窄、区域性管壁中层薄弱和弹力层断裂,最终使动脉管腔扩大甚至动脉瘤形成,也可引起动静脉瘘、动脉瘤或缺血性脑梗死。
4、亚急性动脉硬化性脑病:特点为脑皮质下有局灶性的胶质增生和白质的退行性变,镜下可见小动脉受累多,常见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患者常有长期的高血压病史伴进行性痴呆。
5、淀粉样血管病变:特点为脑的中、小型动脉的中、外膜内有嗜刚果红的淀粉样物质沉积,受累动脉以软脑膜下皮质支为多,是皮质下或脑叶出血的常见原因,好发于老年人的顶叶和枕叶。
6、血管炎:多与免疫机制有关,可引起管腔狭窄、闭塞,最终导致脑出血、脑梗死。
7、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为肿瘤压迫、癌细胞栓塞、静脉窦旁炎症、白血病、妊娠等影响血液凝集、血管壁损伤或阻碍静脉回流时引起。
8、脑血管痉挛: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常发生于起病后48~72小时,至第5~7天达高峰,可持续3~4周。
脑血管病的危害很大,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脑血管病的预防,并做到预防有方。如果已经患了脑血管病,就要及早到医院接受治疗,这样才能远离脑血管病,降低脑血管病所带来的伤害。
- 相关文章
- 2021-08-30
- 2021-08-30
- 2021-08-28
- 2021-08-27
- 2021-08-27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19
- 2021-08-18
- 2021-08-17
- 2021-08-16
- 2021-08-16
- 2021-08-14
- 2021-08-14
- 2021-08-12
- 2021-08-11
- 2021-08-11
- 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