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非淋的方法
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由衣原体、支原体等所致的泌尿生殖器炎症。主要通性接触传播,潜伏期1-3周,临床症状非淋菌尿道炎相似,但程度较轻,可有尿道刺痒,烧灼感和排尿疼痛,有浆液性或浓性分泌物,有的多需要手挤尿道才见有分泌物溢出,部分患者无症状。
指导意见:
(1) 治疗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足量规则治疗,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并同时治疗性伴。
(2)判愈和预后:一般可不做实验室检查,根据男性无尿道分泌物、尿沉渣无白细胞,女性患者宫颈内膜炎临床表现消失即可判愈。NGU经及时正规治疗预后良好,如患者经治疗但表现持续存在,或表现消失后又出现,最可能的原因是性伴未经治疗而发生再感染,或是由于引起尿道炎或宫颈炎的其他原因存在,选用的药物应对厌氧菌(尤其是脆弱类杆菌)有效而且最好是广谱药。
目前常用于治疗盆腔脓肿的药物是氯林可霉素,灭滴灵以及第三代的头孢菌素,如噻吩甲氧头孢菌素(cefoxitin)等(用药剂量见前)。厌氧菌对组织的破坏力甚大,使局部血循环受到损害以致药物很难达到病灶处。但有人发现氯林可霉素在脓肿内可达到较高的浓度,这是由于多核白细胞可以将此药带入脓肿中,从而使其发挥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