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禹副院长:患者永远是医生的老师
患者永远是医生的老师,是她们用自身的病痛传授给我们医学知识,是她们的坚持,给了我挑战医学奇迹的勇气;是她们的信任,给了我开创新技术的机遇。
——张孝禹副院长
栀子花开
——感恩患者老师
湛江久和医院男科主任:张孝禹副院长
“庭前栀子树,四畔有桠枝;未结黄金子,先开白玉花”,这是宋代诗人蒋堂赞美栀子花的诗作。栀子花的含苞期较长,冬天形成花蕾,经过春天的孕育,夏天才开始绽放。栀子花开,洁白如玉,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栀子花落,成荫结子,金黄色的果实挂满树枝。
我爱栀子花开,虽经漫长的等待和磨砺,只为了那一次绽放的绚丽,但这彰显了生命的执着与坚持。
栀子花开
突遭风雨
回想二年前的七月初,那是一个栀子花开的夏季,有一对不孕症夫妇走进我的诊室。他们结婚五年,从来没有生育,丈夫多次检查,精液里面没有精子。先天性发育不良的睾丸,大小如二个花生米。
从长沙到北京,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从中药到西医,尝试了无数种措施。许多专家给出同样的建议:非梗阻性无精子症,要想生育,只能借助于精子库的精子。
这对于一个男人是多么大的打击,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走这条绝路。三十多岁的年纪,二行清泪,一声叹息。我看到他们脸上刻满了愁容,恰如栀子花开,突遭风雨。
栀子花开
迎风俏立
我给她们讲述了一种先进的睾丸显微取精技术,就像沙漠里面寻找绿洲,从睾丸的某个角落里寻找残存的有活力的精子,并借助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实现生育自己孩子的目的。
“绝症”的患者看到了希望,就象黑夜中的行人看见了火烛。夫妻俩紧紧抓住我的手,要求我尽快为他们实施睾丸显微取精手术。我看到他们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恰如栀子花开,迎风俏立。
栀子花开
栉风沐雨
睾丸显微取精既需要医院配备先进的手术显微镜、精细的手术器械,也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高超的操作技术。即便如此,获精率仅有百分之三十。国内有几所大型的医院开展这项技术,而粤西地区尚属空白领域。
多年坎坷的求医之路给患者夫妇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也让他们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万一手术失败,将是雪上加霜,给他们的家庭造成更大的打击。
他们给予了我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欣然的接受了挑战。我看到她们脸上那种坚毅的神情,恰如栀子花开,栉风沐雨。
栀子花开
斗艳争奇
手术如期实施。医生心细如发,目光如炬,以极大的耐心搜寻了睾丸的每一个区域。经过六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找到了一小撮精子。
这是一块希望的田野,这是几粒生命的种子,这是患者坚持与医生努力共同创造的奇迹。夫妇俩喜极而泣,为我们送来鲜花和锦旗。我看到他们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恰如栀子花开,斗艳争奇。
栀子花开
收获果实
去年七月,又是一个栀子花开的季节。经历了一次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的失败,他们的情绪一度变得非常低落。还有二个质量较差的冻存胚胎,是废弃?还是移植?取舍之间,他们再次选择了坚持和执着。
是花蕾,就要给她机会绽放,谁能知道哪一朵花蕊不会结出甜美的硕果!苦心人,天不负,一个新的生命成功孕育。我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丈夫轻手抚摸妻子那日渐隆起的小腹,恰如盛开后的白玉花,结出金黄色的栀子。
我爱栀子花开,还因为她是懂得感恩的花间仙子。你把一时的呵护送给她,她用三世的清香回报你。
生命相托,健康所系,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医生仅仅是尽微薄之力,帮他们获得了做父母的权利。他们怀揣感恩之心,把医生视为送子观音、白衣天使。
其实,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医生和患者是二个亲密战友、一对患难兄弟。他们彼此信任,相互鼓励。没有患者,就没有医学的进步,我们真心想为患者送出一份深深的感恩和祝福。
是她们的坚持,给了我挑战医学奇迹的勇气。
是她们的信任,给了我开创新技术的机遇。
是她们的理解,让我能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教训。
是她们的付出,为我奠定了通往成功的阶梯。
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院士曾经说过:病人永远是医生的老师,是她们用自身的病痛传授给我们医学知识。
二年来,我们相继开展了睾丸显微取精技术、输精管道显微复通技术、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技术。这一项项新技术填补了粤西地区的空白,也凝聚了许多患者的泪水和付出,我们没有理由不对患者老师感恩、尊敬、关心、爱护!
栀子花开,香飘十里。为了下一次美丽的绽放,用一颗感恩的心,默默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