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首页

    医院概况

    专家团队

    特色诊疗

    经典案例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疾病中心 资质荣誉 就诊环境 先进设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先进设备>
      先进设备
      医院概况 专家团队 特色诊疗 先进设备 就诊环境 资质荣誉 经典案例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快速就诊

        联系电话
        0595-28666120(总机)
        出诊时间
        8:30-18:30
        医院地址
        泉州市丰泽区东海宝盖工业区通港西街136号
        在线咨询免费挂号

          热门文章

        • 导致女性患上宫颈糜烂的原因有哪些

        • 什么原因会导致阴道炎

        • 泉州看子宫内膜炎哪家医院好
        • 泉州看子宫内膜炎好的医院
        • 泉州多囊卵巢综合症能自然怀孕吗
        • 泉州月经期间能做妇科检查吗
        • 泉州不孕不育怎么治好
        • 泉州不孕不育治疗的费用

        美国GE-E8高档四维彩超

        最新引进美国GE-E8高档四维彩超,该设备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彩色超声设备,被誉为“神奇彩超”,是筛查胎儿畸形的尖端设备。它提供了包括腹部、血管、小器官、产科、妇科、泌尿科、新生儿和儿科等多领域的多方面的应用。能够显示未出生的宝宝的实时动态活动图像,或者其它人体内脏器官的实时活动图像。通过四维彩超,孕妈妈躺在床上,就可以通过对面的显示屏直接和宝宝见面,还可以看到宫内胎儿,如打哈欠、伸懒腰、吮手指等等奇妙的动作。


        四维彩超最佳检查时间:胎儿在孕妇怀孕16周以后肢体及各主要脏器已经全部发育,其最佳检查时间怀孕24周-28周,而且羊水量较适合做胎儿畸形筛查。超声检查虽然能检查出绝大部份的脏器病变和畸形,但不能检查出所有脏器病变及胎儿畸形,即诊断率不可能达到100%,胎儿在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畸形可出现在不同的时期,为了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每位孕妇在产检中至少做一次排畸筛查,排畸筛查以四维彩超更为准确。四维彩超可立体显示胎儿的颜面及各器官的发育情况,甚至胎儿在母体里的动态如揉眼、打哈欠都可以观察到。

         整个孕期做几次B超好?什么时候做B超好?

         第一次超声检查:在孕6~8周,主要是排除或及时发现异位妊娠(宫外孕)或异常妊娠(葡萄胎等),了解胚胎是否存活。

        第二次超声检查:在孕11~14周,主要是做胎儿NT测量,结合孕妇血清血检查,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度。

        第三次超声检查:在孕18~24周,主要是系统筛查胎儿发育及诊断胎儿致命性畸形,包括无脑儿、脑膨出、开放性脊柱裂、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致命性软骨发育不全。此次超声检查尤为重要,因为,胎儿发育至这个时期,胎儿在宫内所占的空间不太多,活动的空间较大,胎儿的活动较为舒展,超声可以通过多个观察角度观察到胎儿大部分的器官形态结构,筛查排除胎儿畸形。

        第四、五次超声检查:在32~38周,排除一些在妊娠晚期才出现的胎儿发育异常,了解胎儿的位置、胎盘位置及成熟度、羊水量多少等;判断胎儿有无脐带缠绕、绕颈几周及绕颈松紧等情况,而且还能了解脐带的血流情况,评估胎儿宫内的安危。对临床医生选择分娩时机及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四维彩超与普通彩超的区别:四维彩超提供了包括腹部、血管、小器官、产科、妇科、泌尿科、新生儿和儿科等多领域的多方面的应用。其结果是:能够显示您未出生的宝宝的实时动态活动图像,或者其它人体内脏器官的实时活动图像。同其它超声诊断过程相比,可以实时的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动态运动。临床医生和超声科大夫可以检测和发现各种异常,从血管畸形到遗传性综合征。四维彩超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宫内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为早期诊断胎儿先天性体表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疾病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过去的B超设备只能检查胎儿的生理指标,而四维彩超还能对胎儿的体表进行检查,如唇裂,脊柱裂,大脑、肾、心脏、骨骼发育不良等,以便尽早的进行治疗。


            万名医生
            来自国内上千家品牌医院
            审核严格
            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审核
            诚信经营
            我们承诺100%为医生本人
            以患为尊
            确保患者享受优质医疗
            新型就医
            绿色就医方便、快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10-2016 cnka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