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哮喘的临床症状、病因及辅助检查,与外源性哮喘的区别,大家记住!值得关注!
-
发布时间:2018-05-15 26831人浏览
内源性哮喘,是指非过敏原因引起的哮喘,多病发于30岁以后,以冬季及气候多变时多见。内源性哮喘和外源性哮喘是相对的,那么它们如何区分呢?接下来就让济南哮喘病医院的专家为我们介绍一下:
临床症状
由感染引起的哮喘常先有咳嗽、咳痰(稠而浓)等上、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继而喘息症状逐渐出现和加重,持续时间也较久。
病因
大多数指非过敏原因引起的哮喘,病人中过敏体质和家庭过敏史较少,由感染(病毒、细菌)引起哮喘发作最常见。此外接触寒冷空气、大气污染、职业性粉尘、烟雾也引起哮喘发作。多数于30岁以后发病,较少有其他过敏症的表现,不伴过敏性鼻炎,但伴鼻窦或副鼻窦炎。发病的季节性特点以冬季及气候多变时多见,但无明显季节性。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嗜酸粒细胞正常或仅略增高,血清IgE值正常,气道反应性增高较固定。部分原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病人,由于基础肺功能较差,哮喘的严重发作,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呼吸衰竭。应防止哮喘反复持续发作而导致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心、肺功能不全。积极预防,在防治感染所致内源性哮喘有一定作用。
内源性哮喘与外源性哮喘的区别
内源性哮喘是与外源性哮喘相对而言,是经典哮喘分类法中的另一大类。内源性哮喘包括感染性哮喘、月经性哮喘、妊娠性哮喘以及阿司匹林性哮喘。由于内源性哮喘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所以治疗的效果也不理想,预后也较差。内源性哮喘和外源性哮喘一样,也存在着气道高反应性,这些患者的发病多在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内分泌改变、精神因素或其它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呼吸道受到细菌或病毒的侵袭,气道黏膜被破坏而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哮喘的发作。内源性哮喘的患者多在40岁以后发病,通常呈常年性发作,与季节关系不大,所谓的类固醇依赖型哮喘的比例也较高。
近年来先后对内源性哮喘和外源性哮喘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了研究,1991年 Mattoil等人发现内源性哮喘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细胞数目和活化淋巴细胞数目均增加,蛋白总量、白蛋白、纤维素、GM-CSF、IL-Iβ、IL-6的水平均高于正常人。1992年Man.ni等人发现,外源性哮喘的肺泡灌洗液中的IL-4、IL-5的水平明显增高,Th2细胞的活性增强。而内源性哮喘的肺泡灌洗液中的IL-2、IL-5水平增高,IL- 4的水平未增高,同时发现灌洗液中的淋巴细胞IL-I 5的mRNA表达增加,Th2细胞的活性没有增加。某些研究者认为内源性哮喘的发生与IL-2有密切关系。
温馨提示:内源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并不是特别的明显,还有些因素,目前尚不可知。但是无论内源还是外源都有着一般哮喘的特性,是可以被控制的。而且危害也是很大的。因此,一旦病发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专家的诊治。
- 相关文章
慢性支气管炎的三大症状、五种常用药物,附:日常注意事项与调理
2018-06-22纯干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入治疗常用的吸入药物大盘点
2018-06-22- 2018-06-22
- 2018-06-22
- 2018-06-22
重症哮喘研讨会林江涛教授发表《慢性咳嗽诊治关键问题讨论》演讲
2018-06-13- 2018-06-13
- 2018-06-13
- 2018-06-13
- 2018-06-13
- 2018-06-13
- 2018-06-13
- 2018-06-13
- 2018-06-13
- 2018-06-13
重症哮喘专题学术研讨会姚欣教授发表《重症哮喘气道重塑机制及评估》主旨演讲
2018-06-12- 2018-06-12
- 2018-06-12
- 2018-06-12
- 2018-06-12
推荐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