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首页

    医院概况

    专家团队

    特色诊疗

    经典案例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疾病中心 就诊环境 先进设备 资质荣誉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疾病中心> 儿童哮喘怎么治疗好>正文

    宝宝老会喘息是小儿哮喘吗?小儿哮喘能根治吗?

      发布时间:2018-01-20    26831人浏览
    在线咨询马上预约

      支气管哮喘又叫哮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哮喘疾病的出现严重打乱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了患者的工作以及学习,尤其是在冬季,很多家长反应,孩子经常的喘气,这时候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得了支气管哮喘,要想孩子的身体能够健康,必须要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的知识有所了解,才能早发现、早诊治,下面济南哮喘病医院专家为我们各位家长们详细讲解一下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知识。

      什么是儿童哮喘?

      儿童哮喘,是指过敏体质者的支气管对某些物质产生高度敏感反应,使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粘膜水肿充血,支气管内分泌增多,从而引起咳嗽、气喘、多痰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儿童哮喘有哪些征兆?

      儿童哮喘起病或急或缓,婴幼儿哮喘发病前往往有1~2天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痒、喷嚏、流清涕、揉眼睛、揉鼻子等表现,并可有明显的咳嗽、喘息。

      年长的宝宝起病往往较突然,常以一阵阵咳嗽为开始,继而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具体病情的诊断需要医生的诊断。

    1.webp (1).jpg

      2岁以下的宝宝很难诊断是不是患有哮喘,因为除哮喘以外的很多情况也能引起宝宝气喘或发出气喘样的声音。

      事实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很可能是导致宝宝气喘最常见的原因。不过,如果你的宝宝经常咳嗽,有过敏反应或湿疹,而且家族中有哮喘、过敏反应或湿疹病史时,你的宝宝很可能患有哮喘。

      儿童哮喘的五大元凶?

      1、过敏原:花粉、灰尘、柳絮、宠物的毛发和粪便、羽毛、尘螨、霉菌(尤其是加湿器里的霉菌)、蟑螂、鱼虾蟹等异质蛋白等。

      2、刺激物:吸烟或者烧炉子所产生的烟雾、香水、喷洒的烟雾、强烈的化学制剂或者气味等。

      3、病菌感染:致病微生物的感染及其毒素,比如各种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感染。要知道,感冒、流感常常是哮喘发作的诱因。宝宝的哮喘可以与鼻炎、咽炎、扁桃体炎、肺炎等同时发生。

      4、某些食物:海产品、鸡蛋、牛奶、香料、冰冻食物等,也可能是过敏原。

      5、剧烈活动:大运动量锻炼、大哭大笑、大叫大闹等。

      如何预防儿童哮喘发作?

      如果宝宝先天患有哮喘,你没法彻底预防宝宝哮喘发作。在宝宝出现气喘、持续咳嗽等明确症状前,你可能都不知道宝宝是不是患有哮喘。

      不过,如果采取下列措施配合医生治疗,你可以减轻宝宝哮喘发作症状的次数和严重程度,或者延缓哮喘的发作,直到宝宝长大一点(这时宝宝的肺部发育得更大,抵抗力更好)。

      1、注意周围环境:要打造一个适合于哮喘宝宝的生活环境,远离过敏原。因为尘螨常常生长于居室的皮毛制品或其他柔软的物品中,所以应定期高温热水烫洗或者日光暴晒被罩、枕套、窗帘和床垫,不要铺地毯。也不要在家中养猫、狗、兔、鸽子等宠物,更不能让这些动物进入哮喘宝宝的卧室。

      2、注意平时饮食:给宝宝选用性平、性温的食物。比如谷类应当以大米、玉米、糯米、燕麦为主,小米、荞麦、绿豆、薏仁这些性凉的食物尽可能少吃。

      3、注意适当运动:要让宝宝每天有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切忌不可因为害怕宝宝哮喘发作而过分限制宝宝的体力活动,应让宝宝在无风的天气里经常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照射,不断增强宝宝身体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减少过敏反应。如果宝宝正处于哮喘发作期,则应注意休息。

      4、保持好的心情:让宝宝保持良好的情绪。研究发现,哮喘的发病常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有关,因此爸妈应特别注意调节宝宝的情绪,要有耐心。

      儿童哮喘可以根治吗?

      虽然有些宝宝只有在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时才气喘,而且长大后就不再发作了,但是哮喘是没法根治的。

      一般来说,哮喘是一种终身疾病,不过,随着宝宝长大,发作频率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会有所变化。经常检查和适当的治疗,能够逐渐有效地控制宝宝的哮喘,让他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跑步、游泳、玩耍。大部分患有哮喘的宝宝长大后都很健康。

      以上就是为各位家长们讲解的儿童哮喘疾病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儿童哮喘疾病非常顽固、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复发,因此,家长们平时要注意对孩子的身体引起高度的重视,平时帮助、督促孩子做好日常家庭护理措施、若是一旦发现孩子身体有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的诊治,才能早日远离疾病的痛苦,使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

        相关文章

        慢性支气管炎的三大症状、五种常用药物,附:日常注意事项与调理

        2018-06-22

        纯干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入治疗常用的吸入药物大盘点

        2018-06-22

        哪些人容易得慢性支气管炎?如何早点发现慢性支气管炎?

        2018-06-22

        肺气肿是一种绝症吗?肺气肿能否被治愈呢

        2018-06-22

        咳嗽是慢性支气管炎前兆?这三个症状同样不能忽视

        2018-06-22

        重症哮喘研讨会林江涛教授发表《慢性咳嗽诊治关键问题讨论》演讲

        2018-06-13

        如何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最好?

        2018-06-13

        哮喘患者的心里调护方法有哪些?

        2018-06-13

        哮喘护理措施有哪些?

        2018-06-13

        小儿哮喘不能吃什么食物,家长必须遵守!

        2018-06-13

        小儿哮喘如何护理预防?

        2018-06-13

        过敏性哮喘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18-06-13

        日常主要的对于哮喘疾病的护理

        2018-06-13

        小儿哮喘发作时的护理,大家要牢记,非常实用!

        2018-06-13

        儿童哮喘的家庭护理,家长要牢记!

        2018-06-13

        重症哮喘专题学术研讨会姚欣教授发表《重症哮喘气道重塑机制及评估》主旨演讲

        2018-06-12

        肺心病吃什么好,食疗可以帮你

        2018-06-12

        肺心病的病因及饮食禁忌要牢记!

        2018-06-12

        肺纤维化的病理、检查以及生活注意事项

        2018-06-12

        容易气促气喘小心是慢阻肺,慢阻肺如何治疗?

        2018-06-12

        快速就诊

        联系电话
        0531-66621115(总机)
        出诊时间
        早上8:00—晚上17:00
        医院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英雄山路412号
        在线咨询免费挂号

          推荐专家

          济南哮喘病医院
          擅长:史逸鸽,副主任医师,现任济南哮喘病医院门诊主任,从医经验30余年,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哮喘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史主任擅长对哮喘、急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详细
        在线咨询免费预约
          济南哮喘病医院
          擅长:董茂利,副主任医师,现任济南哮喘病医院主任,从医经验30余年,长期从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秉承“以人为本,用心服务,全程关怀”的人文服务精神,“努力实践、积极进取”的专业哮喘品质,“服务山东”的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详细
        在线咨询免费预约

            经典案例

            更多
            一位来自淄博的49岁哮喘病人康复之路
            来自山东淄博的鹿先生... 详细
          • 得了气管炎让我对妻子百般愧疚
          • 支气管炎康复患者张大爷向济南哮喘病医院送锦旗表示感谢

              疾病导航

            • 儿童哮喘怎么治疗好
            • 支气管哮喘规范诊疗
            • 支气管炎防治措施
            • 慢阻肺的预防保健
                万名医生
                来自国内上千家品牌医院
                审核严格
                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审核
                诚信经营
                我们承诺100%为医生本人
                以患为尊
                确保患者享受优质医疗
                新型就医
                绿色就医方便、快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10-2016 cnka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