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首页

    医院概况

    专家团队

    特色诊疗

    经典案例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先进设备 资质荣誉 就诊环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医院概况 专家团队 特色诊疗 先进设备 就诊环境 资质荣誉 经典案例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快速就诊

        联系电话
        020-89034899(总机)
        出诊时间
        早上8:0-晚上22:00
        医院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1698号
        在线咨询免费挂号

          热门文章

        阳江六旬阿伯膀胱内竟藏0.7公斤大结石

          一个人体内长有结石并不稀奇,但膀胱内长出直径为11厘米,重达0.7公斤的大结石就让人咂舌了。

          

          前不久,今年60岁的市民王伯(化名)在医院接受了取石手术,医生从他的膀胱内取出了这样一颗巨大结石。针对体积这么大的结石,医院医生直言在我院泌尿系史上比较少见。

          6旬老人结石发病 撑满膀胱

          经介绍,王伯一直生活在农村,7、8年前就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小便出血的症状,有时摸自己下腹部感觉有些硬,但他没有重视这些症状。出现排尿困难或有痛感时,他就去药店买消炎药或止痛药吃。

          “王伯起初将排尿疼痛等现象认为是上火了,甚至觉得是因年纪大了肾虚引起尿频、尿急等。”栾主任介绍,由于长期住在农村,缺乏相应的疾病预防常识,王伯没有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和规范治疗。

          前不久,王伯因尿痛加重,吃药都无法缓解痛感,便去当地卫生院检查,医生给王伯进行泌尿系彩超检查,发现王伯患有膀胱结石。考虑到王伯的膀胱结石体积较大,当地卫生院建议他到专业医院处理。

          经过慎重考虑,王伯的儿子带王伯来到广州协佳医院寻医。经过栾副院长的详细检查确诊王伯为膀胱结石,且其出现泌尿系感染。栾副院长介绍,膀胱是存储尿液的肌性器官,像一个囊袋,而这颗巨大体积的结石已将王伯的膀胱完全撑满。

          手术取出11厘米膀胱结石

          “患者没有原发性膀胱病变,膀胱内出现这么大的结石,这种现象实在很少见。”栾副院长说。由于结石太大,没法做微创手术,医生只能通过手术切开膀胱取出结石。栾副院长说,手术要讲究技巧性,除了取出石头,还要保持患者膀胱排尿的功能。

          

          记者看到医生拍摄的图片,该结石呈圆形,表面为金黄色,体积比成人男子拳头还要大。经测量,该结石直径约为11厘米、重达0.7公斤。王伯目前已康复出院。

          膀胱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结石,发病原因与自然环境、饮食习惯、久坐不动、水分摄入量、家族遗传或者某些疾病并发等因素有关。膀胱结石的主要症状是排尿中断和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肾积水或肾炎,严重的话可以造成肾功能减退。

          此外,膀胱若长期受到感染可导致膀胱周围炎,使膀胱与盆腔组织发生黏连,甚至发生穿孔。结石长期慢性刺激,还可使膀胱壁发生癌变。

          喝水少、经常憋尿易患膀胱结石

          广大市民应正确认识结石病,通过合理防治将结石对健康的威胁降到最低。栾副院长建议,日常生活中,市民平时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早筛查。发现身体不适后,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去进行规范诊治,千万不能自行诊断病情和乱服药。

          除自身代谢障碍外,平时喝水少,经常憋尿,不合理饮食的人患上膀胱结石的几率也很高。

          预防结石病:市民平时一定要多喝水,增加尿量,有利于体内多种盐类、矿物质的排出。保持清淡的饮食,多食用富含纤维的粗粮,限制钠盐的摄入,少食含草酸、高钙的食品。同时,要避免泌尿系统的感染,不憋尿有助于细菌、致癌物质和易结石物质快速排出体外。

          此外,市民要多参与户外运动,常锻炼有利于减少尿盐沉淀的机会,进而减少结石的产生。而市民选择运动项目也应视个人体质而定,应讲适度,以免对自身造成伤害。


            万名医生
            来自国内上千家品牌医院
            审核严格
            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审核
            诚信经营
            我们承诺100%为医生本人
            以患为尊
            确保患者享受优质医疗
            新型就医
            绿色就医方便、快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Copyright © 2010-2016 cnka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