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脑溢血的形成?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是指非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常表现为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等神经系统的损害。
通常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很多疾病都是预防大于治疗,脑溢血也不例外,只要积极预防,就可以大大降低脑溢血的得病率,如高血压患者要勤量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保持稳定,避免情绪大幅波动,导致血压突然升高等。具体的预防方法大致分为如下几条。
劳逸结合、清淡饮食:早睡早起,生活作息规律,避免加班熬夜等持续的高强度用脑或者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同时戒烟限酒,改变高油高盐重口味的不良饮食习惯,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饮食要以清淡为主。
动作轻缓、定时排便:老年人在早上起床时,要避免突然坐起下床,醒后可先平躺五分钟,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再缓慢起身穿衣下床,避免动作幅度过大,使血压升高引起脑供血不足。
同时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多饮水,以免因便秘造成排便用力,使血压升高。
及时增添衣物: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多变,增加了脑溢血的发病率,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因添衣不及时导致血管受寒痉挛、血压升高。
同时注意在生活中,尽量减少可以从呼吸道进入的一些有害物质,不要再马路或者烟雾大的地方进行剧烈运动。
蹲下、弯腰及卧床、起身或改变体位时,动作必须缓慢,可用头低位及眼睛向下方式渐渐起身,切勿突然改变体位,防止头部一时供血不足而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