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如何预防脑梗?
中老年人为脑血管病的多发人群,但由于种种因素,从发病年龄看现在有明显年轻化趋势。
脑梗塞约占脑血管疾病的70%,到目前为止,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那么,究竟该如何预防脑梗塞呢?
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很多,有一些是无法干预的,如年龄、性别、种族、气候、卒中家族史等等。但很多危险因素是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进行干预的。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吸烟、酗酒、心脏病、肥胖以及缺乏运动等等。
高血压是最重要和独立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无论收缩压升高或(和)舒张压升高都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控制高血压可显著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心脏病如心瓣膜病、非风湿性心房纤颤、冠心病和心功能不全等均可增加到脑卒中发病率,有效防治心脏病可降低脑卒中事件发生率。
糖尿病与微血管或大血管病变、高脂血压症有密切关系,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患者发生卒中可能性较一般人群成倍增加,高血糖还可进一步加重卒中后脑损害。
颈动脉狭窄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在出现低血压时,就容易引起脑梗塞。吸烟亦为脑卒中的明确危险因素,卒中风险与吸烟量及持续时间有关。酗酒者卒中发病率是一般人群4-5倍,血脂异常也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高危人群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饮食:规律饮食,避免不食早餐及长期饱食等不良习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食高纤维食物,富含纤维的食物可降低胆固醇,如燕麦麸、芹菜等。
加强活动锻炼:现代人容易活动过少,要养成运动习惯,持之以恒,可以增强体质并帮助维持理想体重,并减少胆固醇过高、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及早戒烟,避免酗酒。
保持良好心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状态下可明显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