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大多数的人对面瘫这种疾病都有一定的了解,它是发生在人脸部的疾病。但很多人不知道这种疾病的起因。那么,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从大的方面分析,面瘫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
面瘫大部分是面神经炎导致的,这是周围性面瘫,是由于一侧面神经病变之后所导致的该侧面部出现病理性改变,一般有明显的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等表现。
出现该病的原因,多考虑和一周左右的病毒感染关系,比如在呼吸道感染之后,没有经过治疗,病毒引起面神经病变而导致面神经炎的发生。
另外,也和长时间受刺激有关系,比如开车时,开窗户或者晚上睡觉没有关窗户等等引起的面部神经受刺激引起。
但是也有少部分是脑中风或者脑肿瘤导致的,称为中枢性面瘫。
相对于周围型面瘫而言,周围性面瘫,病情较轻,治疗简单,效果较好。
结合患者的病史,一般就能够早期作出诊断及早进行抗病毒、抗感染、营养神经、配合中医针灸等等对症治疗。
中医认为面瘫是因为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入阳明、少阳经络,从而导致经脉受阻,经气运行迟缓,于是肌肉运动缓滞。所以通过针灸来疏通经脉、活血祛风,可以治疗面瘫。
如果患者的面瘫是因为外伤导致的面部神经断裂而引起的,可以进行神经移植手术来治疗。这种治疗方法适合面部神经外伤早期的时候,此时面部神经比较容易吻合,到了后期由于疤痕组织生长,会影响面部神经吻合,治疗效果欠佳。
表情训练疗法,这种治疗方法比较适合刚刚患有面瘫的患者,通过各种面部表情如吹气、咬牙、皱眉、嘟嘴、皱鼻等来训练面部神经与肌肉,每天坚持,长此以往,会达到治疗面瘫的效果。
面瘫对人的生活影响很大,要注意及时就医,才能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