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瘫痪能好吗?
半边瘫痪医学上称为偏瘫,一般发生在脑组织损害,比如脑出血、脑梗死、颅内肿瘤、脑炎等等。
以脑梗死导致的偏瘫为例,发病后如果能在溶栓的时间窗内及时地求诊,及时地进行溶栓治疗,血管得到及时的再通。那么脑组织血流灌注就能够得到恢复,这样偏瘫就比较轻,恢复得就比较好。
我们肢体的肌力分为0到5级,如果发病的时候肌力是0级,后续治疗后能够恢复到2级、3级,那估计会多少留下后遗症。如果发病的时候肌力是4级,经过治疗明显好转,甚至出院的时候有的病人就已经基本上恢复正常了。
发生脑梗死以后,整个恢复期一般在半年,如果在这半年之内坚持进行康复运动训练,那么往往预后比较好。
当偏瘫较为严重时,恢复正常就不太可能了。甚至还有可能留下后遗症。比如: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半脱位,上肢完全瘫痪后使关节周围肌肉松弛,在重力的影响下,肩关节往往会受牵拉而发生半脱位,病人经常疼痛和不适,尤其是在给患肢被动运动时,疼痛就更厉害。
肩关节周围炎,常于偏瘫后数月发生,临床初期表现上肢外展或上抬时疼痛,以后逐渐加重,病人出现持续性上臂和手剧烈疼痛,往往使患者难以入睡,而无望的哭泣并恳求医生或别人不要动他的肩臂。此外阻止严重屈曲、内收、肘膝关节屈曲、肌萎缩、跟腱缩短,当受压或活动时也常引起患肢疼痛。
所以,当出现偏瘫时,一定要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