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是怎么得的?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
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
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脑膜动静脉畸形、淀粉样脑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特异性动脉炎、真菌性动脉炎,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血管炎、瘤卒中等。
用力过猛、气候变化、不良嗜好、血压波动、情绪激动、过渡劳累等为诱发因素。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点:
运动和语言障碍:运动障碍以偏瘫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呕吐: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晕眩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
眼部症状: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
头痛头晕: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
凡出现以上征兆之一者,都应该及早检查,明确诊断,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