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围神经损伤?
-
发布时间:2020-11-05 26831人浏览
周围神经损伤是指中枢神经以外的神经,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支配的区域出现感觉障碍、运动受影响、营养失调等症状的疾病。外力伤害、新生儿及产妇产伤、先天性骨发育不正常、铅或者酒精中毒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的因素包括代谢性因素及免疫因素,糖尿病、肾脏损伤、重金属中毒、化学物质中毒等为常见的代谢性因素,部分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由于免疫导致远隔损害,引起周围神经损害的情况属于免疫因素。
大脑和脊髓称为中枢神经,由大脑发出的颅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则称为周围神经。周围神经将中枢神经和外部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等连接起来,一方面将大脑和脊髓的命令传导到目标器官让他们产生运动,另一方面将外部器官的感觉信号传导回脊髓和大脑。所以周围神经正常工作的时候,我们才能正确地指挥肢体活动并且感知到外界的冷热痛觉等。
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的损伤,都有可能让上述功能出现障碍。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机械牵拉、切割、压迫、缺血、感染、电流伤、放射性损伤等等。周围神经损伤的症状表现就是这些神经功能的铁,于周围神经都有各自的分布区域和管理的功能,因此每个神经损伤后都有相对独特的功能障碍,比如桡神经损伤后的垂腕、腓总神经损伤后的垂足。
以上就是关于周围神经损伤的一些简单介绍,希望能对您了解此病有所帮助。
- 相关文章
- 2021-08-30
- 2021-08-30
- 2021-08-28
- 2021-08-27
- 2021-08-27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19
- 2021-08-18
- 2021-08-17
- 2021-08-16
- 2021-08-16
- 2021-08-14
- 2021-08-14
- 2021-08-12
- 2021-08-11
- 2021-08-11
- 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