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的病因是什么?
-
发布时间:2020-10-20 26831人浏览
脑萎缩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种现象。病理上表现为脑组织体积缩小,细胞数目减少,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大,病程较长,一般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那么脑萎缩的病因是什么呢?下面将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
脑萎缩常见于老年患者,是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大脑皮层神经元,会逐步凋亡、坏死、减少,这是引起脑萎缩最重要的机制。脑萎缩的病因涉及多种因素,第一个是基因的改变,例如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其次还有中毒因素、理化因素、环境因素等。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遗传因素:在本病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年老脑微循环发生障碍,微循环网血流不畅。
二、年龄的增高:衰老过程、代谢障碍、内分泌机能减退等亦可成为导致脑萎缩的原因。
三、血液异常:由于年老使血液的粘稠度增高,血流缓慢,血流量减少,致使正常机能活动所需的能量减少,这是导致脑萎缩的原因之一。
四、酒精中毒:酒精中毒的病人、酗酒的病人,都比正常人容易出现脑萎缩的情况。
五、脑梗塞:无论缺血性或出血性脑梗塞,其后期均可发生,严重的可形成软化灶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发展为脑萎缩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大多数患者可导致痴呆症。
以上就是脑萎缩的一些原因,希望能对您了解此病有所帮助。
- 相关文章
- 2021-08-30
- 2021-08-30
- 2021-08-28
- 2021-08-27
- 2021-08-27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20
- 2021-08-19
- 2021-08-18
- 2021-08-17
- 2021-08-16
- 2021-08-16
- 2021-08-14
- 2021-08-14
- 2021-08-12
- 2021-08-11
- 2021-08-11
- 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