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脑萎缩普遍吗?
老年人脑萎缩比较普遍,脑萎缩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种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60岁左右,大脑和小脑就会出现轻度的脑萎缩,也就是说,老年人普遍都会有轻度脑萎缩的情况存在,但是这些由于年龄老化导致的轻度脑萎缩,一般都称为生理性的脑萎缩。
生理性的脑萎缩大多数是不需要给予特殊治疗的,但是有一部分老年人也会出现病理性的脑萎缩。比如说有一些变性疾病导致的病理性脑萎缩。
常见的有多系统萎缩导致的脑萎缩,以及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导致的脑萎缩,以及有些老年人长期酗酒导致的脑萎缩,这些都称为病性的脑萎缩。
一般病性的脑萎缩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加重,最后出现一些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比如患者可以出现头昏行走不稳、构音障碍等等,类似帕金森综合症的症状。
老年人脑萎缩是有一定危险性的,主要的危险在于,一方面,脑萎缩造成痴呆的症状,当痴呆的老人独自在家或外出走时,是相当危险。
另一方面,脑萎缩有概率会合并其他的并发症,比如褥疮、呼吸道感染、癫痫等,这些并发症有可能引起生命危险。
脑萎缩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容易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应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出现过大的波动。如果是脑萎缩,尽快进行综合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