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如何用影像学判断?

脑萎缩起病较为缓慢,呈进行性加重,多数病人的发病日期难以明确。其临床表现与脑萎缩发生的部位与程度有关。生理性脑萎缩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病理性脑萎缩临床的表现与脑萎缩发生的部位及程度有关,其中弥漫性大脑皮层萎缩以痴呆、智能减退、记忆力障碍、性格改变、行为障碍为主。局灶性脑萎缩以性格改变为主,小脑萎缩以语言障碍及形体共济失调和震颤为主。
在诊断脑萎缩时需要做什么检查?
临床检查:

在诊断脑萎缩时,首先要询问患者的病史及观察其症状,必要的时候需要配合一些必要的临床检查。临床检查可发现脑萎缩患者各种神经发生反射均不同程度的迟钝或减低。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通过头部CT及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脑组织体积减小、脑室扩大。
如果大脑萎缩可见脑皮质与颅骨板间隙增大,大脑沟增宽增深,脑回变平缩小,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大,侧脑室前后脚周围密度减低。
小脑萎缩时可显示小脑纹理粗重,体积缩小影像呈现分支树叶状,小脑周围腔隙低密度影增大,第四脑室扩大。如果有其桥脑橄榄体萎缩,在影像上可见脑干变细狭窄,周围腔隙加宽,橄榄体变扁平或缩小。